游戏少年的职场漂流

发布日期:2019-10-01 来源:网络整理 浏览量:
  •   “筛选未通过。”

      吴君已经数不清他被拒绝过多少次了——从数一数二的大厂到籍籍无名的小作坊,整个游戏行业都在拒绝他。他收到的面试邀请几乎都来自保险销售和编程培训机构,吴君只能苦笑着把他们一一拉黑。

      那是2018年5月。天气一天天变暖,游戏行业却因为版号停止发放的缘故陷入了寒冬。大公司裁员,小工作室倒闭,无数项目组停摆。落到吴君的身上,危机则化作十分具体的麻烦:游戏公司招聘实习生的门槛也提高了。

      吴君当时在中国香港一间以传媒出名的大学读书,主修媒体艺术(Media Arts),辅修计算机。凭借这样的背景,在当地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并非难事——他已经拿到了一份装置艺术工作室的实习Offer,但这对他而言意味着几无热情的工作,以及一眼到头的未来。

      他想做游戏,但内地游戏行业的火热从未烧到这里,在香港地区,传统行业的发达反而成了技术和创意的掣肘。吴君关注了许多求职公众号,日复一日地刷新着北上广深的实习消息,但他觉得这些都离他太过遥远。蜗居在九龙城一间狭窄老旧的唐楼出租屋内,这里成了一座将他困住的孤岛。

      在几乎要放弃进入游戏行业、转而考虑留学的可能性时,吴君忽然收到了一家老牌游戏公司的录取通知。他立刻收拾了行囊,奔赴那座城市。后来他在公众号里回忆那段日子,他说那是“大学以来最温柔的暑假”。

      和吴君拥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有很多。市场规模已达到两千亿级别的游戏行业,如今已是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,每年都要吸纳数十万新鲜的血液,浩浩荡荡的毕业生大军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。

      吴君如愿跳回了内地,成为了这浩浩荡荡中的一份子,走上了这条游戏之路。

    进入游戏行业是很多毕业生们的梦想

    进入游戏行业是很多毕业生们的梦想

      ■ 1

      在决定做游戏之前,吴君对自己未来的想象是成为一名记者。他曾经想读新闻学,在大一的寒假就兴冲冲地去了一家知名的严肃媒体实习。但这一次实习非但没有令他的新闻热情烧得更旺,反倒给他泼了一盆冷水——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局限。

      “做新闻的那段时间,心头有很多伸张社会公义的想法,经常在网上跟人吵架,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是吵不出结果的,你的观点也很难影响别人。”于是他陷入了迷茫,而对付迷茫的方法就是将自己投入游戏世界,“当时打了很多开放世界RPG,打着打着我就想,为什么不去做游戏呢?所以,大一下学期选具体专业的时候,就选了媒体艺术。”

      “后来我发现,做新闻和做游戏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,都是表达方式。”他说,“它们都可以被人看到、影响他人,这是很美的。而我更喜欢游戏,是因为一篇文章能够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,但游戏能够表达出更多元的东西,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。”

      吴君的毕业设计《上学路》表达了他在参加支教后的思考。他用一个横版跳跃游戏模拟了贫困山区小孩每天的上学路,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,包括划船过水路、遭遇昆虫侵扰,而小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学校——对于玩家而言,这只是个游戏,但这些障碍对于山区小朋友们却是日常。他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样的事。

      “还是放不下。”在电话那头,他有些难为情地笑了起来,“我觉得游戏是与现实世界连通的一种方式,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。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游戏这个眼睛,看到世界的一些问题。”

      由于对游戏抱有自己的期待,吴君在那个“最温柔的暑假”结束之后,没有接受那家老牌大厂给出的转正Offer。实习令他明确了一些事情:他的确喜欢游戏公司的工作,所在部门的气氛很好,上下级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,工作之余吃一吃零食,和同事一块点奶茶的外卖,聊聊游戏和B站的搞笑视频——这些完全符合他对游戏公司的想象。但另一方面,他也更加明白:比起安稳地接受转正的Offer、毕业后就回到这里上班,他更加在意的是,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喜欢的游戏开发中去。

      如今,MMORPG和MOBA类游戏依然是行业内创收最高的两大品类。加入游戏行业的新人们免不了要与这些游戏打交道,并且往往处于研发中较为边缘的位置。

      吴君明白这个情况,但他努力说服了自己:“我个人不喜欢MMO和MOBA,但我认同它们里面有好游戏。如果一定要做,那么我会尽量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。希望玩家除了在竞技上体会到快感以外,也能在情感上或精神上得到一些启迪。”

最新新闻
热门新闻

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:sheng6665588@gmail.com